(资料图)
#2023两会教育谈#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李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当前,“体教融合”是加强学校体育、推动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训练,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表示,各地在实施体教融合过程中创造了很多具有示范性的成功做法,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但她也在调研中发现,“融合”的道路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如各部门间缺乏高效的协调机制,没有真正形成合力;现有的学校体育工作不能满足青少年对体育项目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专业化需求;现行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不能解决长链条贯通式培养要求;目前各级别体育赛事仍不完善,不利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匮乏等。
刘俊彩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破解体制和机制上的障碍,继续完善我国体教融合的政策和实施路径,形成多方参与、多主体协作,“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动”的新格局,对此,她提出五条建议:
一是设立体教融合改革试验区。进一步畅通青少年运动员升学成才通道,从政策层面解决后备人才进口不宽、出口狭窄、升学断档等瓶颈问题。
二是健全体育后备人才贯通式培养体系。将适合学生特点、具有一定基础的体育项目布局到学校,既保障运动员的体育训练,又保障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全面贯彻落实“把运动队办到学校,让优秀运动员从校园走出”的体教融合理念。
三是完善协调沟通机制。健全体育与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协调政府各部门、社会各方力量,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工作水平。
四是建立人才共享平台,推动赛事融合。包括推动体育部门与学校共享体校教练员,从各项目青少年、学生赛事中选拔一定数量的优秀苗子构建体育后备人才库,建立青少年体育赛事专项工作机制,为青少年提供更多增强体质健康、展示体育技能的平台。
五是设立体教融合专项基金。将体教融合工作经费纳入政府年度预算,为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运动项目普及、专业训练、后备人才培养、青训中心建设、科研保障等工作提供专项经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