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23两会教育谈#中国教育报北京3月6日讯(记者 林焕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如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副校长傅声雷今年两会尤为关注的话题。
傅声雷调研发现,目前我国不同类型的科研机构职能趋同较普遍,难以发挥各自优势。同时,人才遴选制度存在功利化和行政化倾向,不利于学科高质量发展。针对科研机构职能趋同的问题,他建议,加强不同科研机构的定位,严格区分其科研职能。科研机构的职能一般区分为基础研究类、应用基础研究类和应用类三个方面,应该引导不同科研机构在不同层次上合理竞争资源,避免趋同发展。基金组织应逐步建立层次完善的资助体系,对应不同科研机构的定位而设置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基础研究类项目设置应有利于科学家围绕科技前沿,潜心研究和长期积累,提高基础性研发成果质量和世界影响力,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应用类项目的设置应有利于“卡脖子”技术的研发和攻关。
在完善科研考评指标体系方面,傅声雷建议,应改变以论文、专利为主的科研成果量化评价方式,引导绩效考核由数量评价向质量评价转变。同时,实施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考核,“避免一把尺子量遍所有科研机构”。基础研究类应强化对基础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考评,追求学术一流,集中攻关,长期积累,致力于实现重大理论突破。应用类则应加强科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评价。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的科研活动应扬长避短,特色发展,为国家创新能力整体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各自作用。
针对深化改革人才遴选机制问题,他建议,让人才称号进一步回归荣誉性、学术性,不与物质利益和行政级别挂钩,维护学术权威性、纯粹性。同时,人才遴选应加强专业学会和科协在提名中的主导权,增加同行函评的权重。“这样的遴选制度更能体现同行评议的科学性,有利于专业学会和科协统筹学科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有利于推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崛起以及传统学科和特色学科的稳步发展,也有利于各地区高层次人才推荐和遴选的合理布局。”傅声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