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资讯:星辰大海,潮头逐梦!
2023-05-30 05:51:13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六号瞄准5月30日9时31分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组成。

戴眼镜的桂海潮一亮相就受到广泛关注

“博导去天上出差啦~”

这位戴眼镜的载荷专家,刷屏了!

作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青年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这是我国航天员队伍“新成员”——载荷专家的“首秀”从大学教授到出征太空的宇航员,桂海潮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第一位走进中国空间站的载荷专家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名单公布之初,不少人就对桂海潮产生了兴趣:一个戴着眼镜的大学教授,是怎么参与到太空“出差”任务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背后,和我国空间站的快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而言,航天器上装载的、能直接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任务的仪器、设备、人员、试验生物及试件等,都被称为有效载荷。因此,通俗来说,载荷专家是指在太空进行各项专门科学实验和探测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在空间站开展大量科学实验的重要使命。

桂海潮介绍,随着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科学实验项目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对专业性操作的技能要求也比之前大幅提高,“形成这样的一种职责分工以后,可以有专业的人来干专业的事情,保证在长期飞行的过程当中,这么大数量的科学载荷、科学实验更加稳妥、可靠,提高我们的成功率。”

2016年,在国外学习交流期间,桂海潮得知国外一些宇航员会面向社会招募。当时他想,要是我们国家也有这样的项目该多好。令他意外和惊喜的是,不到两年的时间,这个机会真的来到了他的面前。

2018年5月,我国启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为满足空间站工程任务需要,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首次将航空航天工程技术和科研人员纳入选拔范围,在航天驾驶员外,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类航天员类别。当时,桂海潮任教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是选拔招募载荷专家的对象高校之一。于是,他“想都没想,毫不犹豫就向我们学院的人事老师报名了。”

经过初选、复选、定选三个阶段的重重筛选,桂海潮从约2500名候选对象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三批18位预备航天员中的4名载荷专家之一,也是唯一来自高校的载荷专家。作为载荷专家,在未来5个月的太空旅程中,桂海潮将负责载荷的管理、维护、维修,从事空间科学实验,包括实验设备的操作、实验条件控制、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工作。

2022年09月20日 桂海潮在训练中 摄影:徐部

一颗年少时埋下的种子冲上了九霄

“说心里话,以前,‘航天员’这三个字对我来说既神圣又遥远,我也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5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接受中外媒体记者采访时,桂海潮如此说道。

对于36岁的桂海潮而言,这个梦可以追溯到很久之前。

高二那年,桂海潮在校园广播中听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那一天,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和载人航天梦,强烈地拨动了这个少年的心弦。高考结束后,桂海潮以第一志愿考入了北航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

记者会上,景海鹏赞扬桂海潮等两位战友是“自然型选手”,不用扬鞭自奋蹄。长期以来,尽管不确定自己的宇航梦能否成真,但冥冥之中,桂海潮彷佛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桂海潮的同门、北航宇航学院教师王悦说,桂海潮一直保持着锻炼身体的习惯,长跑、骑自行车、游泳等体育运动都很擅长,“很有毅力,身体素质特别好”。他的博士生也对此印象深刻,“桂老师常常敦促大家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的同时也磨练意志品质。”作为桂海潮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苏文杰想到,“好几次我们找桂老师的时候,他都是在体育场跑步。”

另一方面,大家眼中的桂海潮总是乐观又豁达,很少被负面情绪侵扰,即使受到挫折也能很快振作,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他的师兄、宇航学院教师贾英宏说,面对有很多技术难点的科研项目,桂海潮“很少瞻前顾后”,“干劲特别足,心理素质也特别好,没怎么见他发过愁”。

不过,即便如此,无论是在选拔还是训练阶段,近乎苛刻的体能要求对桂海潮来说依然是个不小的挑战。

桂海潮回忆,载荷专家选拔的时候通过的测试是6个G的超重,但是最终的训练目标是要达到8个G。另外一个项目是转椅,每一次在做完转椅科目以后,走路都感觉到天旋地转的。此外,潜水训练、沙漠野外生存挑战、睡眠剥夺试验等训练项目也都充满了挑战。

通过请教教员,找经验,桂海潮在每一次体训课之后都会给自己加练,学习飞行员他们训练的一些方式,增加自己的耐受性等。到今年测试的时候,桂海潮达到了一级航天员的水平。

在汗水和坚持中启航梦想,近20年过去了,那颗“空天报国”的种子已茁壮成林。随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进入倒计时,桂海潮即将圆梦九霄。

2023年03月29日 桂海潮在水下训练 摄影:徐部

一场空天报国情怀的传承

学生时代,桂海潮就是一个“特别勤奋刻苦的人”。本科期间,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以优异的表现保送读研并提前攻读博士,2014年在北航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成为教师后,桂海潮的刻苦、勤勉激励和影响着更多学生。

“桂老师思维特别活跃,总能一语中的发现问题,基础功底很深,说话也风趣幽默,在细节上总是能给我们特别精准的指导。”苏文杰回忆,自己有一次在复现论文结果时遇到了问题,桂海潮看后提醒她调整一下参数,“调完之后立刻对了”。在审稿博士学位论文时,桂海潮会详细列出三四十条修改意见,绪论中的图片引用错误都会指出来。入选航天员开始训练后,桂海潮也从未放松对学生们的关心和指导。

作为地道的北航人,桂海潮学在北航,奋斗在北航。北航“学生做总师”“空天报国”的育人基因涵养了他。2020年7月,桂海潮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出征之际,他说,“我相信在使命感的带领下,在我们乘组的密切配合下,在广大航天人的支持下,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使命,把这一次飞行任务由验证之行、建造之行,拓展为探索之行、发现之行,以实际行动建功伟大的新时代,回报党和人民的厚望重托。”

博士→教授→专家→航天员桂海潮,追梦成功加油!

文章来源 | 中国教育报(记者 梁丹 通讯员 史越),部分来源人民日报、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赵利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上方图片,下载中国教育报APP、中国教育报好老师APP吧

标签: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