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毕业季,往往伴随着淡淡的忧伤。然而,这群第一次经历毕业季的孩子,还无丝毫忧伤。教室里,依然欢声笑语;电话里,家长仍旧时不时感叹,孩子大了,不好管……十一二岁的他们,在经历毕业,更在经历青春期的萌芽。于是,他们开始特立独行,开始对大人的管教“不服气”。因此,我们几位教师在讨论后,决定将语文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提前开课。
在筹备这次跨学科活动时,我们策划通过信息科技课、美术课,让孩子整理资料,自由设计成长纪念册。
课堂伊始,交流“成长纪念册”的意义。有孩子说“是为了保存这些美好的记忆”。那纪念册又可以保存些什么呢?文字、照片……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着,一个女孩站了起来:“我以前数学不好,是三年级时苟老师对我的肯定让我找到了自信,可惜老师退休了,我很难再听到她的鼓励了。”这时,一个男孩喊道:“给老师打电话呗!”女孩摇摇头:“我不想打扰老师。”“咱们不是有‘创+’课嘛,想办法把老师的语音录入你的电脑里啊。”同学们纷纷提议。
这个交流瞬间给了我启发,课后与“创+”课的郑老师开展了一场跨学科教研。将“创+”课的知识融入到此次语文学习活动中来,通过编程、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等技术的组合应用,实现音频的个性化定制及智能控制,再嵌入到纪念册中。这样不仅能留存教师的声音,还能收集同学的留言。
带着突破问题的欣喜,“创+”课教师积极带着孩子们编写代码、组装传感器……一周后,进入展示阶段,提出编入语音的孩子进行了分享,介绍到留言时,女孩的声音哽咽了。苟老师温柔的鼓励声响起,孩子们都默默凝视着这本纪念册,仿佛那里真真切切地站着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
智慧教育,技术的融入,让课堂变得有声有色,更赋予了课堂浓浓的温情。我想,多年后孩子们再次捧起这本纪念册,老师深情的嘱托,母校立志的号角,一定会像景瑞校园里的兰花,愈久弥香。
(作者:袁晗系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景瑞小学语文教导主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