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短讯!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更好浸润童心——专家学者聚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2-09-29 10:03:16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我注意到,现在家长和学校的一些做法,有可能让孩子畏惧甚至远离经典。”孔子诞辰日前夕,在第六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传统文化教育分会理事长徐勇的发言,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议。

在今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课程被明确为修订原则。作为实践传统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扎根课堂、浸润童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贴近学生实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儿童心中生根发芽,必须遵循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兴趣与爱好,只有按教育规律指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健康、持久和有效地开展。”徐勇说。

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提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的基本原则,要充分考虑学生随着年龄增长由浅入深、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发展特点,确定不同学段的教育目标以及具体学习内容。

“比如在小学阶段,《指南》就要求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为重点,由启蒙教育入手,没有重点强调学习和理解,不能让不科学的教育方式使孩子疏远了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哲学院教授沈湘平说。

“在和孩子的生活发生了联系之后,学习的内容才会产生意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郑国民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在孩子积累了语言材料、文章样式、思想情感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

“作为中国人,我们当然要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充满温情和敬意,也应当阅读经典。但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有耐心,耐心地等待‘蚕蛹破茧成蝶’的那一刻,保护童心、童趣、童梦。”徐勇表示。

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元素

在学科安排上,《指南》提出,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3+2+N”全科覆盖。

“《指南》的核心要义在于,在不单独开设课程的情况下,以有机融入的方式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精神的全学科覆盖、全学段贯通,以更好地达到铸魂育人的效果。”沈湘平说。

“这需要各科教师深入挖掘本学科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育人元素,找到合适的教学资源。”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育英小学校长郭红燕介绍,学校的美术教师进行了书法、剪纸等教学;音乐教师进行了中国古典名曲欣赏等方面的探索;体育教师则开展了投壶、滚铁环等民间传统游戏。

跨学科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内容。郑国民表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地过程中涉及多学科知识,需要不同学科教师加强合作,共同参与教学,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跨学科学习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朱承认为,教师要善于利用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故事、话语、物件,从而引领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教师成长带动课堂创新

过去,一些没有从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或许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自己无关。在新形势下,所有教师都应该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践行者。

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程光泉坦言,目前师资的培养是关键。很多教师是单一学科背景下培养起来的,对其他学科了解有限,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需要以整体性的形式、思维来呈现。“要以教师的成长带动课堂的创新,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主阵地。”

郭红燕认为,教师必须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而锤炼好内功,把传统文化的精髓理解吃透,才能担负起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为了培养一支崇尚经典的教师团队,育英小学制定了针对教师的传统文化学习计划,聘请相关专家学者引领教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周末假期时间自学和集体研讨,实现教师自我提升。

采访中,不少一线教师表示,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新课标,结合时代需求不断创新教育手段,利用沉浸式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等方式,增加学生参与度,让学生深刻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既要把握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普适性要求,又要掌握好所在学科、学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殊性规定;既要按照《指南》及附件要求精通其‘规定动作’,又要活学活用《指南》精神,开拓创新,精心打磨精彩的‘自选动作’。”沈湘平说。(本报记者 焦以璇 )

标签: 传统文化 育英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