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社会从业人员,读书大多是为了获得信息、掌握知识,当然同时也会增广自己的新见识、新理念,丰富自己的心灵。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真是令人向往。可是,不到一定的境界或达到一定的条件,难有这样的享受。《李里讲国学——大众子学》一书的第三讲“隐逸的道家·逍遥的庄子”,作者提出,“具有风流人格需要四个条件:第一个叫玄心,第二个叫妙赏,第三个叫洞见,第四个叫深情。”由“玄心、妙赏、洞见、深情”这四个人格内涵富有的词,可以联系到更新阅读的愿景:读书,以臻玄心、妙赏、洞见、深情。
读书,以臻玄心。玄心,即通达之心,超功利之心。通常对玄的理解带有贬义,以为玄即玄虚,靠不住。其实,玄出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最初的意思是“幽远”。教育是直面生命和生命美好未来的事业,需要一颗幽远、淡然之心。这颗心从何而来?有人先天有之,孔子、孟子、陶行知、晏阳初、苏格拉底、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泰斗,是谓也。更多的人则是后天有之:从朝夕劳之忧之中来,从读书思考中来。阅读是接受,更是穿越与对话,阅读可以通过语言穿越时空,对话心灵。在对话中感受、通达作者或人物,与他人感同身受,同时润泽自己。林语堂说过:“知道一个人,或不知道一个人,与他是否为同代人,没有关系。主要的倒是对他是否有同情的了解。归根结底,我们只能知道自己真正了解的人,我们只能完全了解我们真正喜欢的人。”当通过读书,既是读他人,也是读到自己,了解了许多人,喜欢了许多人之后,我们就能渐渐滋养起自己通达的玄心。
读书,以臻妙赏。妙赏,是对世界万物的敏感和欣赏,对美有深切的觉解和体悟。教育是人与人的交往,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交融。人乃万物中最精微、复杂之“物”。人际交往,互相欣赏必不可缺。费孝通先生说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美人之美”,就是欣赏别人;“美美与共”,就是相互欣赏。人是万物最美之“物”,学会发现、欣赏学生,发现、欣赏不同学生不同的美,是教师应具备的能力和教育艺术。敏感的心和欣赏的能力,从何而来?读书,会使人心思细腻,情思幽远。阅读是心灵的传递和聆听。文字和作者是信使,他们不在场,却“说着话”向阅读者传递“信息”;阅读就是寻找人的信息,聆听文字和人(作者或作品里的人)的心声,就是复活久远的人的生命,复活躺着的看似没有生命的文字的生命。读书,就是读人,在生命的传递与聆听中,自己的心灵、精神在发育、成长。当我们的心灵变得丰满、细腻的时候,面对美好的世界,眼睛就会发亮,内心就会感动、妙赏。
读书,以臻洞见。洞见,是对事物深邃的认识和洞察。读书,可以和作者心灵融通而洞见,“快乐着他的快乐”“痛苦着他的痛苦”;可以和作者一起思考,“思想着他的思想”。读书,显性的可以获得知识,隐性的可以磨砺思维,更深层次的洞见,可以丰富生命、丰富心灵,成长思想、滋养精神。这些知识、思维和精神,是理解世界和建构自我的力量。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地建构对自己的认识、对他人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这个建构的过程就像核反应一样,以几何级数丰富你的认识和理解,深化你的情感和精神,逐渐上升到洞明万物的境界。通过读书,有了洞见,才有教育、教学的机智和智慧,也才能享受教育、教学的幸福。
读书,以臻深情。深情,就是对世界、对人的一往情深。一往情深这个词出自《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这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是超越个人之上的无我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任何有价值的文字,都充满着情感,有的显露,有的含蓄。就是在一般人看来很理性的历史、哲学、宗教等书籍,甚至一些看似荒诞的文字,同样包含着深层的对世界对人生的感叹、悲悯、同情等复杂情怀。这种深藏的情感,更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而令人震悚。经历读书,当我们沉浸文字的海洋,深情就会在心底潜滋暗长。以这样的深情、真情对待作为志业的教育和作为人的学生,正是教育人所需要的。真正的教育,既是师生互动、共学的过程,也是心灵沟通、深情交流的过程。
读书: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对话沟通,交流探讨;学问思辨,知行合一。通过读书,读出自己,读到自己,读懂自己,由此放大心量,生成“玄心”;润泽心灵,学会“妙赏”;打开心智,产生“洞见”;点燃心灯,积淀“深情”。通过读书,让我们“玄心、妙赏、洞见、深情”,汇聚成思想和精神的能量,朝着心中教育的理想笃定前行。
(作者:何伟俊单位系江苏省兴化市教师发展中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