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收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浩瀚的大海就行了。”同样,如果我们想要孩子们去读一本书,不要提前跟他们强调读这本书有什么样的意义,我们只要教他们如何呼应心中的某个渴望就行了。
有一次和女儿一起开启《小王子》这本书时,我推荐她这样一句话:“沙漠因孤寂而美丽,星空因灿烂而美丽,人类因付出与关怀而美丽。”读完书后再告诉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共读的过程中,我们又一起思考:人类学会飞行之后,看世界的方式有什么变化?小王子是带着怎样的心情来到地球的?……就这样,我们的亲子共读从问题出发,一路读,一路问,一路思,朝向心中的某个渴望。
我们从小到大阅读了很多经典,从最初推开一道道门,到了天地渐朗阔,可以奔跑起来,再到现在我们读了越来越多的书。沿途,我们带领孩子们思考了什么?怎样用阅读赋能他们的未来生活?用什么样的阅读使他们的心灵和思维的成长同时发生?我也在共读实验中不断地思索和得到启发,提出并实践着“陌生化”阅读的理念。“陌生化”阅读的理念源于“陌生化”理论。“陌生化”是俄罗斯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为了增加对诗的感受的“难度”和“时延”,使读者更好地“体验事物之创造”。“陌生化”让我们重新审视熟视无睹的事物,好像你第一次看见一棵树。用在阅读上,恰恰也可以产生一种强烈的新鲜感和阅读刺激。
【资料图】
用任务驱动解决怎样阅读
阅读的突围点就在于一触即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持久帮助学生保持高度的“阅读兴趣”,为学生营造日后反复品读的“阅读兴趣”。当我们打开一本书,教师首先应该思考,哪些内容推荐给学生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如前文提到的《小王子》导读问题设计。再如,在《骆驼祥子》一书的名著导读课上,我们可以从作家谈起,给学生介绍一位不为大家所知的爱猫、爱花、爱画、爱曲艺、爱武术的作家老舍,学生就会在作家的奇趣故事中产生一睹为快的阅读冲动。
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我和女儿的亲子共读在开启前也会有一个“玩”阅读推荐语的录制环节。“母亲推荐语”多半是我来编辑,女儿录制,然后通过她自己的社交账号发布推荐视频。例如黄蓓佳的《奔跑的岱二牛》阅读推荐语:“光明与黑暗交错,城市和农村融合,浓烈而纷乱地冲击着平静的乡村。卑微而又执拗,平凡却又宏大,在人性深处,新与旧,穷与富,似乎逼迫着人们在作选择,父与子,老与少,怎样保留下内心理想之光?奔跑的二牛已作出选择,你呢?”在女儿读完整本书之后,会自己重新撰写录制“女儿推荐语”,这就形成了亲子阅读不同的理解层次。
用评价测试提升有效阅读
评价反馈是对阅读成果的检验。在评价反馈课上,提倡得更多的是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强调学生的真实性学习,真实情境任务(或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促进学生“真实阅读”的发生。
在阅读《傅雷家书》时,我设计了创作一项寻找“家书智慧力量”的实践性任务。“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法,人才学家从中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律,文学家从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从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从中探寻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叶永烈)阅读《傅雷家书》,开展“我为同学赠言”活动。学生摘录《傅雷家书》中富含哲理性或警示性的句子,制成明信片,在每日语文课上,送给班级中一个同学。原本一个个有距离感的“大道理”变成了口中暖暖的祝福语,学生的阅读毅力被持续激发。
除此之外,还可以在阅读之后进行一项“微”任务,形式可以是微改写、微论文、微讲座、微联播、微配音、微辩论、微戏剧等。比如,微改写:《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中《万卡》一文没有写明万卡的结局,设计小说结局,并表演展示,引导小说阅读关注社会背景及阅读中的情感共鸣。通过改写,进一步体会特定社会背景下,人物悲惨命运的必然性。
用项目研读推动深度阅读
项目研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逐渐对作品的价值意义建立正确合理理解的一个重要过程。阅读的关键,在于找到有“生命力”的会“生长”的问题,以发现问题切入作品,以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来引导推动整本书的阅读与感悟理解;专题精读引导学生围绕最能体现作品核心价值的专题展开精读赏析,运用合适的阅读策略,逐渐深入阅读作品,加深对主题的理解与把握,这些专题也在源源不断地向命题者提供依据与灵感。当阅读围绕一定的专题展开时,阅读主体会不由自主地进入思考性质的研究模式。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通过问题的设置,来给学生搭一个支架,让他们通过这些问题,最终直击作品的母题。
千百年来,爱情都是人们所认可的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但它带来的酸甜苦辣却又往往牵动人们的喜怒哀乐,请思考《骆驼祥子》和《简·爱》两本名著中不同的爱情,结合选段,从多个角度分别思考虎妞与简·爱两个女性对于爱情不同的理解。
不管你学到的是有关这本书的知识还是有关世界的知识,如果你运用的只是你的记忆力,其实你除了那些讯息之外一无所获,你并没有被启发。(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语文是一门引领孩子走向远方的学科,阅读最重要的价值可能正如作家毕飞宇所说的那样:阅读丰富着我们,也界定了我们。一本好书,应该像是一扇窗,打开它就能看到另一个世界。
出发、历险、返回,是每个青少年成长必经历程。我相信,“阅读力”的力量正是在于它不是教学生思考什么,而是教他们如何去思考。我们应该静心思考阅读教学的本质与追求,真正基于学生的立场,带领他们经历一场尽可能优质的阅读历程,借助阅读搅动内在世界,打破固封的认知世界,在心灵与思维上共同成长。
(作者:姜荣 单位系威海市第四中学)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