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青年学生共同富裕的价值观
2023-06-08 11:55:33 来源:中国教育报
1
听新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青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他们对共同富裕的态度和认识,事关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事关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能否正确实现。

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价值观。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属性和价值旨归。《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共同富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价值目标。我们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站稳共同富裕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使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富有;明确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的、复杂的过程,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平均主义,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全面、完整、准确地理解共同富裕,坚定理想信念,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价值观的坚定拥护者。

坚定劳动创造幸福立场,厚植青年学生的劳动观念、奋斗精神。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社会、创造了财富,整个世界历史是人通过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当前,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上摆脱了绝对贫困。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更艰巨的任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较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可能对就业和收入分配带来深刻影响,我们不能等,不能“躺平”,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实现共同富裕要靠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要教育青年学生牢固树立勤劳创新致富理念,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坚决反对一切不劳而获、崇尚暴富、贪图享乐的错误思想,夯实劳动教育,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提升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创造性劳动技能。鼓励广大青年学生勤于学习,苦练本领,扎根中国大地,深入企业、农村,在服务人民、服务基层的劳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用勇毅前行的不懈奋斗擦亮青春的底色,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创新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坚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立场,引导青年学生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马克思认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一个人如果实现了真正的全面发展,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高质量生产要素,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而高质量的劳动者又是高质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就是高质量共同富裕的创造者和实现者。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我们必须积极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抚幼等各方面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领域主要表现为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学生既要珍惜韶华,努力掌握科学知识,培育过硬本领,推动共同富裕建立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之上;又要加强品德修养,立大志、明大德,恪守正道,感恩祖国和人民,听党话、跟党走,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努力成为精神富有的推动者和引领者。要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强健的体魄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要提高审美修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锤炼高尚情操,用更好的艺术创造和审美追求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

(作者:王淑娉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基地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青年发展型省份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研究”成果)

标签:

责编: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