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来,全国各地的科技馆、博物馆再次呈现参观高峰。各地纷纷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教育,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激发孩子们的科学热情。
“双减”政策的实施,有效减轻了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如何利用“双减”创造出来的空间,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加强青少年的科学教育,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是一个时代课题。
做好科学教育,从基础教育阶段就必须打好基础,而这首先是学校的责任。广大中小学校要引导青少年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种下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科技强国的种子。课堂是加强科学教育的主阵地,要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改革,改革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科技探索兴趣。课堂外,则要持续加大科学教育资源供给,通过增加科技科普类社团、兴趣小组等活动,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为青少年科学兴趣和潜能的激发提供更多平台和机会。
做好科学教育的加法,还要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社会资源。各地的科研院所、科普场馆等无疑是优质的科学教育机构,要把它们充分利用起来,加强学校与这些科学教育机构的合作,共同组织活动,创造机会让更多青少年走进科研院所、科普场馆,近距离感受国家科技的进步和科研的乐趣。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开展科学教育的重要力量,要多把他们请进校园,不仅为青少年解答科学的奥秘,也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
提升科学素养,激发科学兴趣,还必须遵循科普的规律,结合当代青少年的特征,利用好重大时间节点、事件契机,线上线下相结合创新科普形式。“天宫课堂”就是创新科普形式的生动实践。在遥远太空、浩瀚宇宙,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教育,能为青少年带来极大触动,从而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目前,“天宫课堂”已经开讲三次,逐渐成为中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再如,近日少年儿童出版社在抖音上推出《十万个为什么》,将经典科普读物短视频化,由院士教授、科普机构、文化名人等一起参与,发挥各自所长,为青少年提供科学启蒙。“一张纸最多可以折几次”“为什么海水是蓝的但海浪却是白色的”这些问题都可以轻松从中找到答案。日常生活中,还要充分利用青少年容易接触的渠道、平台,让科普资源触手可及,让科普内容生动有趣接地气。
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传播力强、影响力大的优势,利用好新的传播渠道,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科普,这也是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的“各类媒体要发挥传播渠道重要作用”“运用新技术手段,丰富科普作品形态”,提高科普实效的要求。同时,增加优质科普内容,优化各类网络平台,也有利于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减少网络沉迷的危害,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开展科学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努力构建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生态,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让更多创新人才竞相涌现的关键一步。
(作者:程卓 系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0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