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国教育报讯(记者 张欣)2月6日下午,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首期“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协同发展,教育部和中科院在“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教师培训的基础上,又联合打造“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品牌,强师以强教,持续提升教师科学素养,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由中科院行政管理局、院属科研院所和相关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科学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提供支持。2023年“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计划在北京、上海、深圳、昆明等4个城市开展6期,每期50名中小学科学教师参加为期5天的特色研修,形成的课程资源通过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开放。
“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依托中国科学院科教资源,让中小学骨干科学教师走进科研院所,邀请相关领域科学家作科学研究报告和科普工作报告,带领学员参观相关专业领域的实验室、科学装置、野外台站等,在真实或仿真条件下开展现场教学讲解、课题探究和实验体验,让参训教师了解国内外科技前沿发展动态,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感受科学家精神,提升科学思维和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水平。
当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举办的首期研修班以“科学行走 遇见IBT”为主题,基于其在科学与基础教育融合方面的探索实践,设计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研修活动,内容涉及“元宇宙”“碳中和”“合成生物学”“脑科学”“机器人”等领域。邀请到诺贝尔奖得主厄温·内尔(Erwin Neher)教授,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中科院外籍院士约翰·罗杰·斯彼克曼(John Roger Speakman),深圳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潘毅院士和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刘根平等专家学者,以及深圳市年度教师等优秀教师代表授课,突出IT(信息技术)、BT(生物技术)两大特色,设计参观及课题探究和实验体验课程,将为参训学员在科学教育课程设计方面带来启发,同时还将建立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形成学校或个人科学教育报告材料,进行长期动态跟踪。
深圳首期研修开班后,北京、上海和昆明3个城市的其他5期研修也将陆续开班。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动物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上海天文台、昆明植物研究所将带领科学教师分别进入“力学:从STEAM教育到重大工程应用”“生命科学的奥秘”“人工智能赋能未来”“天文与宇宙探索”“生物多样性(植物资源保存、开发与利用)”等主题领域的研修,实地走进空天飞行与轨道交通实验室、国家标本资源库、国家动物博物馆、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实验室、天马望远镜观测基地、VLBI数据中心、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植物标本馆等进行现场教学,深度参与科研实践。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和科学传播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能够充分发挥中科院科技资源优势,结合科学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帮助中小学科学教师提高跨学科综合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教学能力。
教育部和中科院相关司局、直属单位、专委会、科研院所,广东省、深圳市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负责同志和工作人员参加开班仪式。